WHO判斷亞健康的11項自我檢核
Post Update by 小編 on 2025-10-07 15:40:54
隨著全球醫學與科技的進步,2022年預估台灣平均餘命為79.84歲,而近期又有研究指出,推估至2050年,全球平均餘命將上升近5年,也就是說,每個人晚年都能比預期再多存活五年以上的時光,不過人們總是希望在自己的晚年能與家人朋友共享天倫,而非臥病在床。故當今社會對於正視疾病前期的亞健康狀態意識逐漸提升,關心自己的健康數值與家族遺傳疾病已非八股話題,如今WHO提供了11項判斷亞健康的身體狀況依據供民眾自我檢核。
亞健康,又稱次健康或第三狀態,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生理狀態,目前醫學界並非有所謂「亞健康」的醫學疾病診斷,「亞健康」是一種表現於身體和心理上一些不適症狀的綜合性的狀態。

以亞洲地區為例,根據統計,身心完全健康者加上確定罹病人口的比例約佔25%,剩下高達75%的民眾,則是查不出病因,卻老是感覺身體不適,例如疲倦、情緒不穩(焦慮、易怒、憂鬱、壓力大等)及生理失調(失眠、消化不良、抵抗力差、胸悶、掉髮、多汗)等症狀的「亞健康」人。
透過WHO所提出的11項健康條件,一起來檢視自己的彩色人生配備吧!
- 一年生病次數<3次
- 睡眠品質良好
- BMI<24,體脂肪小於30%
- 眼睛明亮,眼瞼不紅,眼白不沉黃
- 牙齦不腫脹,嘴無破瘡
- 頭髮濃密有光澤,落髮少
- 皮膚狀況與氣色
- 身體肌肉的柔軟度或痠痛程度可否因運動伸展後舒緩
- 反應靈活度,處事應變能力及身體動作的靈活度
- 心理素質,是否容易緊張焦慮,記憶力衰退
- 處事態度,是否積極樂觀,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事務的大小
一項目1分,整體測試結果如低於5分,有可能正處於亞健康,建議儘早改善生活方式,並適時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調整生活作息、重視健康飲食、每周運動三次、想辦法調適生活壓力都是遠離亞健康的不二法門!也提醒您,每年定期的身體檢查或前往預防醫學診所是目前時下最具防範的保守作法之一,透過醫護人員專業的講解及建議,更能提供適合自身體質的正確保健觀念!防止在資訊過度氾濫的時代下,人們各自當起醫生,將錯誤知識當作保命防身常識!錯失治療黃金時間,導致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