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灣國發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即將於 2026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 21%。
據衛福部及國發會調查,截止至2024年,全台已有將近90萬名長照個案,在長照需求與日俱增的情況下,行政院日前通過「長照3.0」規劃,預計明年(2026)正式上路。
長照 3.0 從服務對象及範圍的擴大、醫療照護的整合,到智慧科技輔具的導入,整體制度將比長照 2.0 更貼近現實需求,同時為了因應長照3.0,原本的《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也有所調整,「健康促進」、「在地安老」、「尊嚴善終」是長照 3.0 計畫的三大願景,透過醫療資源及長照資源的結合,讓長輩及患者在離開醫院後仍能獲得全面且即時的照顧。
為持續前瞻性地應對未來長照服務需求與多元化挑戰,長照十年計畫3.0(以下簡稱長照3.0)將於115年上路,在2.0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為本、連續照顧的原則下,擬定8大目標為推動主軸,持續普及照護資源、強化家庭支持及完善專業銜接,整合社會福利資源之連續性照護服務模式,以達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之願景。

八大目標
■ 健康促進:致力打造社區共融照顧圈,廣布基層社區據點及各類長照服務資源,多元管道支持社區發展,把預防保健、活力老化和延緩失能、失智納入服務,擴大不分齡失智症者,獎勵各類社區預防據點共融服務年輕失智症者;並使聘僱外籍看護家庭也能在核定額度內使用社區式照顧服務,讓整體的健康照護網更完整。
■ 醫(療)照(顧)整合:強化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包括於出院前就完成返家照顧計畫,順利銜接各項服務並積極復能,並建構在宅責任醫療網絡,銜接健保住院急性後期照護(PAC)復能服務。另透過「大家醫計畫」,整合在宅醫療、在家責任醫療、遠距醫療與安寧緩和醫療,提升醫療與長照體系的協作與連續性。
■ 積極復能:規劃服務對象擴大至不分齡符合PAC收案之失能者銜接長照服務,在民眾出院前,個管人員主動與PAC團隊共同擬定返家後的長照服務,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強化醫療與長照無縫銜接,以延伸急性後期照護黃金治療期之治療成果。同時也規劃增強日間照顧中心功能,導入多元服務與積極復能措施。
■ 提升機構量能:強化中重度照顧,規劃充實晚間照顧及夜間緊急服務量能,深化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的角色,增加夜間照顧與臨時住宿床位數,讓服務更有延展性,滿足不同生活型態家庭的照顧需求,並結合社宅或公私資源於缺乏區布建長照資源,縮小區域間的資源差距。
■ 強化家庭支持:持續提供各種家庭支持,如病患在住院期間,由醫院安排受過訓練的護佐人員與護理師共同照護,住院看護費用由政府與民眾共同分擔,降低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提升住院照護品質。另將服務對象擴大至不分年齡的PAC失能者及年輕型失智者,讓更多家屬有喘息的時間。
■ 導入智慧照顧:規劃居家智慧科技輔具租賃制度,依失能程度改變,即時調整合適輔具,並規劃於日間照顧中心(含小規模多機能)及住宿機構導入智慧科技輔具,提升服務對象之安全及自主生活能力,並提高工作人員之效率、降低照顧負荷。
■ 落實安寧善終: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鼓勵民眾提早規劃末期醫療照護,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增進預立醫療決定服務可近性,落實善終權益,同時對特定疾病且一定年齡以上者,政府支付一生一次免費ACP。
■ 人力專業發展:透過優化照服員勞動條件、擴大外籍中階技術人力進用、鼓勵志工參與、婦女再就業計畫等,逐步擴充長照服務所需人力,同時推動照顧分級派工,以補足長照人力缺口。
長照2.0 vs 長照3.0

長照3.0採三階段分批實施
衛福部公告,長照3.0相關服務資訊系統及相關服務整備需要規劃及作業時間,因此政策將分為3階段實施,期程如下:
第1階段:2025年9月1日實施。
第2階段:2026年1月1日實施。
考量到未滿50歲的年輕型失智症者或發生意外時正值中壯年的失能者,對社會和家庭將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如果可以及早獲得長照服務,有望大幅延緩病程進展,因此民國115年1月1日起,年輕型失智症者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對象也會納入長照給付,盼能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第3階段:2026年7月1日實施。
針對失智患者提供每3年6萬元的額度租賃智慧科技輔具,包括移位、移動、沐浴排泄、居家照顧床、安全看視等,提升失能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並減輕照顧負擔,並參考日本輔具租賃制度,未來可依據照顧需求及身體狀況變化隨時更換租賃適切輔具,鼓勵善用科技提升長照品質。

長照3.0可申請對象
目前衛福部提供預期或已超過6個月生活無法自理的民眾,經評估後符合長照等級2級以上,且未使用「住宿服務使用者補助方案」者,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就能申請長照3.0服務:
長照3.0申請方式:
四步驟評估與照顧計畫擬定
一、申請長照服務
三、擬定照顧計畫:與個案管理員討論需要的服務項目,擬定相關照顧計畫及連結服務。
四、接受長照服務:由長照服務特約單位提供服務。
家中有請外勞也能申請長照3.0服務嗎?
搭配使用能讓照顧安排更彈性,也讓外勞發揮最大照顧效能。
可搭配外勞使用的服務包括:
• 日間照顧(長輩白天送托,外勞夜間照顧)
• 短期住宿與喘息服務(外勞休假時使用)
• 長照交通接送補助(就醫、復健接送)
• 輔具與居家改善補助(協助外勞照顧更安全)
長照3.0相關政策報導: https://www.hhmc.one/bc/18/161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服部、早安健康
據衛福部及國發會調查,截止至2024年,全台已有將近90萬名長照個案,在長照需求與日俱增的情況下,行政院日前通過「長照3.0」規劃,預計明年(2026)正式上路。
長照 3.0 從服務對象及範圍的擴大、醫療照護的整合,到智慧科技輔具的導入,整體制度將比長照 2.0 更貼近現實需求,同時為了因應長照3.0,原本的《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也有所調整,「健康促進」、「在地安老」、「尊嚴善終」是長照 3.0 計畫的三大願景,透過醫療資源及長照資源的結合,讓長輩及患者在離開醫院後仍能獲得全面且即時的照顧。
為持續前瞻性地應對未來長照服務需求與多元化挑戰,長照十年計畫3.0(以下簡稱長照3.0)將於115年上路,在2.0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為本、連續照顧的原則下,擬定8大目標為推動主軸,持續普及照護資源、強化家庭支持及完善專業銜接,整合社會福利資源之連續性照護服務模式,以達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之願景。

八大目標
■ 健康促進:致力打造社區共融照顧圈,廣布基層社區據點及各類長照服務資源,多元管道支持社區發展,把預防保健、活力老化和延緩失能、失智納入服務,擴大不分齡失智症者,獎勵各類社區預防據點共融服務年輕失智症者;並使聘僱外籍看護家庭也能在核定額度內使用社區式照顧服務,讓整體的健康照護網更完整。
■ 醫(療)照(顧)整合:強化醫療與長照無縫接軌,包括於出院前就完成返家照顧計畫,順利銜接各項服務並積極復能,並建構在宅責任醫療網絡,銜接健保住院急性後期照護(PAC)復能服務。另透過「大家醫計畫」,整合在宅醫療、在家責任醫療、遠距醫療與安寧緩和醫療,提升醫療與長照體系的協作與連續性。
■ 積極復能:規劃服務對象擴大至不分齡符合PAC收案之失能者銜接長照服務,在民眾出院前,個管人員主動與PAC團隊共同擬定返家後的長照服務,提升自主生活能力,強化醫療與長照無縫銜接,以延伸急性後期照護黃金治療期之治療成果。同時也規劃增強日間照顧中心功能,導入多元服務與積極復能措施。
■ 提升機構量能:強化中重度照顧,規劃充實晚間照顧及夜間緊急服務量能,深化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的角色,增加夜間照顧與臨時住宿床位數,讓服務更有延展性,滿足不同生活型態家庭的照顧需求,並結合社宅或公私資源於缺乏區布建長照資源,縮小區域間的資源差距。
■ 強化家庭支持:持續提供各種家庭支持,如病患在住院期間,由醫院安排受過訓練的護佐人員與護理師共同照護,住院看護費用由政府與民眾共同分擔,降低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提升住院照護品質。另將服務對象擴大至不分年齡的PAC失能者及年輕型失智者,讓更多家屬有喘息的時間。
■ 導入智慧照顧:規劃居家智慧科技輔具租賃制度,依失能程度改變,即時調整合適輔具,並規劃於日間照顧中心(含小規模多機能)及住宿機構導入智慧科技輔具,提升服務對象之安全及自主生活能力,並提高工作人員之效率、降低照顧負荷。
■ 落實安寧善終:為尊重病人醫療自主,鼓勵民眾提早規劃末期醫療照護,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增進預立醫療決定服務可近性,落實善終權益,同時對特定疾病且一定年齡以上者,政府支付一生一次免費ACP。
■ 人力專業發展:透過優化照服員勞動條件、擴大外籍中階技術人力進用、鼓勵志工參與、婦女再就業計畫等,逐步擴充長照服務所需人力,同時推動照顧分級派工,以補足長照人力缺口。
長照2.0 vs 長照3.0

長照3.0採三階段分批實施
衛福部公告,長照3.0相關服務資訊系統及相關服務整備需要規劃及作業時間,因此政策將分為3階段實施,期程如下:
第1階段:2025年9月1日實施。
- 放寬外籍看護家庭使用社區式服務
有鑑於日間照顧和家庭托顧服務等多對一的社區照顧模式,對於延緩個案失能、失智等情形頗有幫助,衛福部宣布放寬聘僱外籍看護工的家庭,也能依2~8級的失能等級評估,來獲得1萬~3.6萬元不等的補助,用以申請社區式照顧服務,但不包含居家服務。 - 擴大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範圍
- 加入提供身心障礙者服務的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據點、托顧家庭及福利機構,讓長輩能更方便地參與社區活動,將擴大社區式交通接送服務範圍及給付額度,並提高一般區原本每趟100元的給付額度為115元,原鄉和離島地區則是由每趟120元提升至138元。
- 營養照護服務次數及給付額度上修
經衛福部分析並檢討相關執行成效後,今年起將調高營養照護服務的給付額度,凡是有營養照護需求的個案,將由原先一組合(4次)4,000元,修改為一組合(3次)4,500元。 - 擴充居家喘息服務內容及服務範圍
以往居家喘息服務僅限於照服員協助如廁、沐浴、穿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簡單被動式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等身體照顧服務,考量到服務內容應符合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需求,將調整為陪同運動不只侷限於家中,在安全情況下可前往居家以外地點。
第2階段:2026年1月1日實施。
考量到未滿50歲的年輕型失智症者或發生意外時正值中壯年的失能者,對社會和家庭將會帶來不小的影響,如果可以及早獲得長照服務,有望大幅延緩病程進展,因此民國115年1月1日起,年輕型失智症者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對象也會納入長照給付,盼能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第3階段:2026年7月1日實施。
針對失智患者提供每3年6萬元的額度租賃智慧科技輔具,包括移位、移動、沐浴排泄、居家照顧床、安全看視等,提升失能者的自主生活能力並減輕照顧負擔,並參考日本輔具租賃制度,未來可依據照顧需求及身體狀況變化隨時更換租賃適切輔具,鼓勵善用科技提升長照品質。

長照3.0可申請對象
目前衛福部提供預期或已超過6個月生活無法自理的民眾,經評估後符合長照等級2級以上,且未使用「住宿服務使用者補助方案」者,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就能申請長照3.0服務:
- 65歲以上老人
- 55歲以上原住民
- 失能身心障礙者 (輕/中/重度失能者、特殊境遇家庭)
- 全齡失智症患者、失智症前期患者(2026年1月起)
- 健保署˹急性後期整合照顧計畫(PACC) ˼的收案者
長照3.0申請方式:
四步驟評估與照顧計畫擬定
一、申請長照服務
- 直接撥打長照專線(1966)申請。
- 聯絡當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申請。
- 住院期間聯絡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小組申請。
- 透過各縣市長期照護管理中心網站或「我的E政府」平台進行線上申請。
三、擬定照顧計畫:與個案管理員討論需要的服務項目,擬定相關照顧計畫及連結服務。
四、接受長照服務:由長照服務特約單位提供服務。
家中有請外勞也能申請長照3.0服務嗎?
搭配使用能讓照顧安排更彈性,也讓外勞發揮最大照顧效能。
可搭配外勞使用的服務包括:
• 日間照顧(長輩白天送托,外勞夜間照顧)
• 短期住宿與喘息服務(外勞休假時使用)
• 長照交通接送補助(就醫、復健接送)
• 輔具與居家改善補助(協助外勞照顧更安全)
長照3.0相關政策報導: https://www.hhmc.one/bc/18/161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服部、早安健康


